咨询热线: 400-8059-268

贵州: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提升群众“精气神”

时间:2019-12-24 11:36:18 来源:新华网

志愿服务项目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七星关区精准设计项目、完善项目流程,以“讲、习、评、帮、乐、庆”六种实践形式,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全面提升群众的“精气神”。

精准设计项目,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契机,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加强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策划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按照“开展需求调查—确定服务对象—制定项目目标和计划—提出实施方法—盘点资源做好预算”五步工作法,因需设计项目。同时,巩固提升如“在职党员进社区”“4321”结对帮扶、童伴妈妈、心晴家园等有成效、有生命力的项目,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完善项目流程,开展多形式文明实践服务。按照“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流程,对志愿服务项目实行闭环管理。服务项目制定后,及时发布、推介,坚持因事找人,依托项目吸收招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围绕重要主题,利用节庆、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站点服务,针对群众日常需求,依托普遍设立的志愿服务站点,进行经常性志愿服务;开展结对服务,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由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对困难家庭、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开展点单配送服务,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创新“六种”形式,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本着突出实际、力求实效的原则,依托“讲”“习”“评”“帮”“乐”“庆”文明实践形式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讲”即全面深入宣讲;“习”即学习实践合一;“评”即群众互动评议,开展评选推荐和评议等活动;“帮”即真情关爱帮扶;“乐”即多彩文化乐民,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庆”即节日庆典仪式传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全区各级各部门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工作内容,策划制定年度月度项目菜单,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宣传,抓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林陈利)

编辑:侯程方 审编:admin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