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汇聚“静邻暖心”救助力量,做困难群众的“撑伞人”

时间:2024-05-14 09:48:57 来源:上观

2014年,静安区开始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2018年,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桥计划”项目获得国家民政部社会救助领域“最佳创新实践成果”第一名;2020年,静安区被列入全国14个服务类社会救助创新试点单位之一。

13岁父亲离世、身体脊柱侧弯的少女在社区救助顾问“陪伴式”关心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重新体会到了被珍惜、被重视的感觉;刑满释放后长期无法找到工作的青年,在社区一次次心理疏导帮助、推荐对接工作资源、定制“政策叠加包”等联合救助后,感觉“快要跌入黑暗谷底”的人生,从此“又洒进了阳光”。

父母离异、屡次找工作失败的低保青年,在街道为其多次创造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机会后,靠着个人努力成为了“mba咖啡师冠军赛中国冲煮冠军”,在热爱的咖啡行业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

一项项认可和一个个暖心故事的背后,是静安区精准跟进民生动态变化,着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探索。

当下,社会救助理念正从被动生存型向积极发展型转变,困扰低收入群体的已不仅仅是温饱层面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包括可行能力培育、风险防范、机会获得和社会融入等诸多较高层次的发展需要,社会救助的迭代升级刻不容缓。作为上海市唯一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单位,多年来,静安区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深入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模式转变,汇聚“静邻暖心”救助力量。

“红黄绿”的救助层级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困难群众面临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困境,而是经济困境与身心健康问题、能力发展不足、社会融入受阻等多重问题的叠加,因此,仅以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困难家庭已不能反映困难群众的真实境况。

近年来,静安区率先探索建立“困难群众需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从物质、健康、教育、就业、社会支持、家庭照顾六大维度对贫困家庭进行全面分析,分10个指标(收入困境、居住困境、疾病困境、残疾困境、教育困境、就业困境、儿童青少年困境、家庭结构困境、社会保障困境、社会参与困境)对贫困家庭进行全面分析,更精准地勾勒出家庭及个人致贫致困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形成高、中、低三个层级的困境程度,建立起“红色、黄色、绿色”三类预警机制。

如此一来,社工可以针对不同困境程度的家庭制订“精准且个性”的救助方案——对于低度困境家庭,以满足其家庭的基本需求、防止困境程度升级为目标;对于中度困境家庭,以帮助支持和发展提升为主,挖掘和激发家庭复原力;对于高度困境家庭,以降低家庭风险为出发点,开展深度个案服务,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彭浦新村街道的高老伯,是一位高龄独居老人,与妻子离异,无子女。社工通过街道和居委工作人员了解到高老伯的基本情况,对其展开入户评估,通过精准评估系统确定高伯为中度困境对象,呈现黄色预警,于是社工便对高老伯开展每两月一次的上门走访服务。后期,因为高老伯存款超而退出低保救助范围,随即其困境程度显示为“绿色”,社工每季度进行定期回访跟进,确定高老伯的基本生活情况。在跟进过程中,社工发现高伯不幸罹患前列腺癌,需要承担高额的医疗支出,智能评估系统对高伯进行“红色”预警,社工随即增加服务的频次,同时还为高老伯链接有关的社会资源,动员楼组志愿者定期进行上门慰问。这些强有力的“后盾”和精准性的帮扶措施,使高老伯原先低落的情绪得到舒缓,对未来生活也增强了信心。

以困难程度为尺度,困难需求为依据,困境人群为类型,静安精准跟进民生动态变化,提升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步建立起更加精准高效,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全社会”的救助形式

以往,医疗、教育、就业、法律等基于专项需求的社会救助往往需要困难群众自己主动申请,但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对政策了解不清、申请程序复杂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困难群众应保未保,也造成救助资源使用低效,社会救助供给呈现“碎片化”特征。

为此,区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向内联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向外联合基金会等慈善力量,共同打造“静邻暖心”救助资源共同体。同时,促进救助条线不同层级的功能联动,发挥区级资源整合功能,实现资源的向下畅通,落实街镇级多源头主动发现的优势,实现重点疑难个案的向上反馈,初步实现“群众主动求助”与“政府主动救助”双向并轨。

奇奇、蒂蒂是一对正在读预备班的双胞胎姐妹。由于父母均有肢体残疾,平时出行不便,对两人的照顾比较有限,平日里,姐妹俩也很少有机会走出家门进行户外运动和社交活动。社工通过精准评估系统和居委工作人员,了解到奇奇、蒂蒂的基本情况后,上门开展入户评估。评估了解到,姐妹俩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缺少课外辅导的机会,尤其是英语成绩偏低。为此,社工通过与大学生支援团队展开合作,链接社会资源,为两人提供线上课业辅导服务。同时还通过组织户外活动,增加两人的社会参与机会和频次。此外,社工还积极与社会慈善组织合作,为这个家庭对接食物银行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生活压力。

在对于奇奇、蒂蒂的这次社会救助中,形成了低保政策及残疾政策的覆盖、社会力量和慈善力量的参与形式,满足了整个家庭多元化救助需求,进一步破解社会救助部门“各自为政”、困难群众“多头求助”的问题,使得救助服务“串珠成链”,提供能够满足受助对象多样化需求的“救助套餐”。

如今,区民政局积极推动辖区内社会救助资源的扩容提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公益沙龙等方式,共计吸引235家社会组织、32家爱心企业、1690名志愿者加入社会救助中。截至2023年,静安区共投入资金911余万元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共计26个。

“全周期”的救助机制

2021年底,静安区民政局发布了《静安区“全周期”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指引》,以儿童、失无业人群、妇女、老人及身心障碍者在内的低保、低收入家庭群体为服务对象,构建起从“救助入口”到“救助出口”广覆盖、“物质+服务+心理”多维度的有预警、有追踪、有服务、有发展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体系,从以往的注重事后救助向全过程、全周期救助方式进行转变。

22岁的茜茜是一名大重病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母亲患大重病,家庭医疗费用压力大,父亲为养家糊口而早出晚归。社工了解到通过居委了解到茜茜家庭的基本情况后,便对其开展入户评估,为其制定专属的服务计划。一方面,在茜茜准备法考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产生崩溃情绪时及时提供支持与鼓励;另一方面,为茜茜提供就业指导,模拟现场面试等。最终,茜茜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入职律师事务所,身患重病的母亲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目前,社工还在定期对茜茜进行回访,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最近还邀请其成为志愿者,实现“受助”向“助人”的转变。

在区民政局指导下,当下各街镇还在探索社会救助退出人群的返贫监测体系。如彭浦镇目前已对76户家庭的情况进行研判,经过量化评估得到全镇社会救助退出人群的返贫风险评估表,再以数据形式打分形成“不易返贫”“容易返贫”“极易返贫”三个风险级别,分别提出相应对策。

从救助前期,详细了解救助对象的信息和需求,规范“全生命周期”“入口端”;到救助中期,根据困难群众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救助计划的内容,充实救助的“端口运行”;再到救助后期,定期巩固救助成效、研判返贫风险,让困难群众在“出端口”实现从“社区救助”到“自我效能”提升的转变……静安以“全周期”救助方式,全方位、立体化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实体化”的救助空间

近日,静安区发布了《关于推进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建设的工作指引》,文件指出要建设“1+14+x”的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站点。计划到2024年底建成1个区级、3-5个街镇级示范性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到十四五末,各街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建设,争取实现全域覆盖。

其实早在3年前,静安就针对困境对象“述说无门”或“欲说还休”的现象,在曹家渡街道试点成立了上海首个集办公、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空间——“民生暖心屋”。这个实体空间,不仅为专业救助服务工作开展提供物理空间支持、促进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标准化,还能向社区居民提供救助政策咨询、心理疏导、个案帮扶、居民调解等民生救助类工作,真正实现“小小一间屋,能办所有事”。

“吾家帮帮屋”是宝山路街道综合救助实体服务站点,集“静邻帮办”和救助帮扶服务为一体。该实体站由前端和后端两个站点组成。前端立足于街道救助所,主要负责政策咨询、服务办理和困境评估。后端位于街道邻里家,主要负责针对危急难个案的服务介入,链接多方社会资源,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开展系列性帮扶、帮办服务以及社区救助顾问的队伍赋能。通过“前端+后端”双端融合,为辖区内更多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全流程、多渠道、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相信随着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建设的逐步覆盖,党和政府的温暖阳光将洒满社区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居民充满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社会救助领域工作迎来了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向未来,静安将以“静邻暖心”系列品牌为抓手,推进社会救助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静邻暖心”实体空间,依托“静邻暖心”救助顾问队伍,开展“静邻暖心”行动,在助力兜底保障中持续加强专业服务、展现专业价值,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4/05/13/1320890.html

编辑:hcf 审编:AD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