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打造专业志愿者队伍 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时间:2020-04-15 11:45:11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王意:武汉市青年创新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民革党员、江岸区政协委员

自疫情暴发以来,初步统计武汉市在社区(村)服务的志愿者有5万人左右,他们分别活跃在武汉市1000多个社区,分别参与了医疗救护、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心理援助、宣传引导、关爱帮扶、交通运输、环境治理、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工作。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这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辛勤工作和无私贡献。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要求:“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因此,我们认为:总结疫情期间志愿服务有益经验、打造专业志愿者队伍、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仅对武汉市近期疫情防控、人民群众复工复产具有现实意义,也对进一步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长远意义。

一、武汉市的发展现状

截止2019年9月,全市注册登记的志愿者人数达155万,注册志愿组织6835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1798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73万小时。其中依托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单位建立志愿服务站有4200个。据了解,“吴天祥小组”已发展到1万多个,约10万多名小组成员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成为全省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长江救援志愿服务队已由当初的22支队增加到38支队,人员增加到1871人,共成功营救溺水群众700多人,被誉为“长江岸边的守护神”。信义兄弟志愿服务队现有登记在册志愿者总人数1778人,已开展近150场公益活动,累计支出公益款1300余万元,受益人数达3.5万多人。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注册人数达5万多人。其中,2019年10月,来自武汉各大高校的23万余名志愿者在世界军人运运动会台前幕后忙碌着,他们为武汉在全世界留下了志愿服务“小水杉”的身影。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15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7人,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及省会城市首位,被誉为“一城好人,道德高地”。

2020年1月23日,一则半夜发布的“封城”通告惊动全国,同时也拉开了武汉肺炎防疫之战新势态,武汉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突如其来的封城,意味着超千万人口的武汉要以居家隔离的方式防控肺炎,但市民的生活还得继续。自疫情发生以来,初步统计全市在社区(村)服务的志愿者已有5万人左右,他们分别活跃在武汉的1000多个社区,以就近就便的方式,分别参与医疗救护、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心理援助、宣传引导、关爱帮扶、交通运输、环境治理、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工作,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的“最后100米”。现在武汉“疫”情防控基本得到控制,这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无私贡献,同时也充分说明,志愿服务是参与防“疫”战的重要力量之一,在配合应急、救治、防控、疏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年来武汉市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以及疫情期间暴露出的困难和问题来看。

1、志愿服务管理松散。一是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多。目前具有志愿服务管理职能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市文民办、市民政局和团市委,仅志愿者登记注册平台,就分别有中国志愿服务网、中国志愿者网、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网等等,分属文明办、共青团、民政等多个部门,同时有官办和民办之分,数据和系统普遍不能共享、兼容,折射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二是志愿服务登记数据虚。我市志愿者注册人数虽已突破155万人,但真正经常性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并不多,甚至 “只注册不服务”。同时绝大多数志愿服务组织没有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缺乏办公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往往都是“打游击”。

2、志愿服务零散单一。一是队伍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即老年人多、群众多、非专业人士多;年轻人少、党政人士少、专业人员少。当前,从事志愿服务还没有广泛成为社会共识,志愿服务群体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年龄结构老龄化,年轻人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缺乏专业培训。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对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但是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前缺乏对志愿者相关知识培训,导致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时,只能凭固有的能力进行服务,与志愿服务项目要求的专业性还有一定距离,不利于提升社会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三是供需对接不畅。当前,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缺乏对群众需求的调研,提供的服务没有针对性,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集中在助老助残、贫困帮扶、交通劝导、赛事活动等方面。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无论从服务内容还是服务质量,与群众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3、志愿服务保障不足。一是对志愿者在入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待细化完善,个别优惠政策“含金量”不高,导致很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对所从事的工作,既缺乏社会认同也缺乏自我认同。二是志愿服务还未列入地方立法进程,现有的《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缺乏实施细则,执行效果不太理想,志愿服务的法制环境仍然不优。三是志愿者合法权益保护制度比较欠缺,很多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事先没有组织和个人为其购买保险,社会公共服务参与权、人身安全等各项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三、主要的对策建议

1、出台志愿服务政策。一是优化志愿服务组织登记。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管理,重点推动青年、综治、妇女、工会、助残、科技、公共文化、医疗卫生、全民健身等领域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注册,着力打造一批公信度高、带动力强、功能有效发挥的志愿服务组织,发挥阵地、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出台解决政策支撑问题。制定出台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意见》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办法,研究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各项政策措施,明确组织领导、经费筹措、场地供应、行业监管等方面具体规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志愿服务工作,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强化志愿服务的政策保障。

2、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一是在武汉市文办下加挂“市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牌子,相关市直单位作为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办事机构设在市文明办,适当增加人员和经费,负责全市志愿服务的组织、领导、协调、服务工作。二是成立武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解决经费保障和统筹领导等问题。选拔优秀的市、区两级志愿服务组织等担任联合会的理事单位,组建强有力的理事会班子、负责指导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业务开展。三是成立武汉市志愿服务基金会,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以社会募资为主,市财政提供启动资金并逐年适当支持,建立多元化募集资金机制,逐步扩大基金规模,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长效资金保障。

3、培育志愿服务队伍。一是挖掘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队伍。充分挖掘辖区人才资源,吸纳热心市民、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鼓励他们利用双休时间参与志愿服务;二是建立离退休人员志愿服务队伍。即广泛吸引有专业特长突出、身体条件较好的离退休人员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动中来,组织他们发挥作用,用之所长发挥余热;三是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平时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应发挥大学生不同专业的优势,培育他们成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军。

4、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一是建设专业化培训平台。以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市团校等为核心作为志愿者培训基地,其他社会类志愿者培训机构为辅,积极开展各类志愿者培训活动,着力保障志愿者培训经费,同时优化志愿者培训机制、提高志愿者培训实效,切实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二是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搭建“志愿武汉”服务平台,实现“一个平台注册”、“一个工作机制”和“一个考评体系”,强化对注册登记的动态监控,简化注册登记门槛,推行志愿者团体社区登记备案制,着力杜绝“只注册不服务”的现象;三是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着力畅通民生诉求,精准对接市民需求,把志愿服务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进群众心里,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吸引其参与,提高志愿服务的效能。

5、加强志愿服务宣传。一是大力培育志愿文化。推动志愿文化宣传教育进高校、进中小学、进社区和党政干部培训班,将志愿文化培育纳入各级党委宣传工作计划,积极策划组织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二是树立志愿服务典型。注重发现、及时宣传并选树一批在志愿服务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志愿者的浓厚氛围;三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普及志愿服务知识,营造“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志愿服务社会环境,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6、推动志愿服务激励。一是建立星级认定机制。依托信息化手段,以志愿服务时长、态度和质量等为依据,实行志愿服务积分量化管理,每年按积分等次评定志愿者星级,由市文明办联合市志愿服务联合会颁发星级奖章;二是给予社会荣誉激励。鼓励政府部门要将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作为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 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入党入团、群团组织挂兼职、推荐参选“两代表一委员”和在中国好人、武汉楷模、武汉青年五四奖章、武汉五一劳动奖章等先进典型评选中优先考虑一定星级以上志愿者;三是建立激励回馈机制。鼓励影剧院、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旅游景点等场所,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优秀志愿者,实施免费或者优惠开放,鼓励教育、卫生部门落实志愿者在上学、就医等方面享受政策,鼓励交通部门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给予票价减免优惠。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参与城市治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提高思想认识,通力协作,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不断提高我市的城市治理水平,有力推动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编辑:侯程方 审编:admin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