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社区矫正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时间:2019-12-24 16:44:49 来源:大河报网

哪些社会工作者适合协助开展社区矫正?拟进一步明确。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社区矫正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会议第三次审议。

记者从会场了解到,草案二次审议稿第十一条、第十六条对社会工作者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作了规定。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建议进一步细化对社会工作者所需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要求,将相关表述修改为“具有法律、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或者实践经验”;并增加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职业保障”。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上述意见。

草案第十一条明确,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组织具有法律、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或者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第十六条则明确,国家推进高素质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管理、监督、培训和职业保障,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此外,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三条对社区矫正工作原则和目标作了规定。有的常委会委员和专家学者提出,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四类社区矫正对象的义务分别作了明确规定,建议增加体现“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的规定;有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提出,“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社区矫正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建议增加“有针对性地”作为限定条件,使表述更为准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上述意见。

因此,草案第三条规定为: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编辑:侯程方 审编:admin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