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中国萌生公民警校、少年警校 专家:可培养社会责任感

时间:2019-05-15 17:49: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5月9日电(张斌)5月9日,2019中国公民警校少年警校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中国各地警界代表、专家学者等就近年来萌生的公民警校、少年警校展开探讨。

“新型警察公共关系”初现

据了解,公民警校、少年警校近年来萌生、发展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这一模式被称为“新型警察公共关系”,大都表现为基层公安部门持开放姿态,面向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各界民众开展预防犯罪教育等活动。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民警校少年警校的萌生和发展,正是对新时代社会治理之路的主动探索和生动诠释。”中国警察协会副主席马振川说。

在此次论坛主办地——杭州市上城区,2016年3月,当地在G20杭州峰会背景下创立公民警校,设置防火防盗、防诈骗、防互联网金融风险等20多门课程,邀请各行专家定期为民众开展各种形式安全防范教学并取得良好成效。

上城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秦文是当地公民警校总校校长。她介绍,2015年,上城区曾发生1194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公民警校不断进行反诈授课等努力下,如今这一数字已降至百位,“上城区公民警校已经上了900多场课,每场课都是围绕着反盗、反诈等,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又如江苏,成立于2018年8月的江苏少年警校,从当年暑假起即面向全社会一年级及以上青少年招生,通过交通、消防、刑侦、防爆等警务课程训练,教授其在紧急状况下求救、自救的意识及方法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演讲。 张斌 摄

中国公安部公安战略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跃进表示,公民警校是对社区公民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少年警校则体现“小手拉大手”,“使得我们的公民从小就有强烈的文化素养,特别是安全文化素养。”

公民警校“正逢其时”

“‘背心裤衩不许摸,慎坐别人顺风车,小秘密告诉妈妈,问我名字不能说’,我的梦想就是孩子们学会这四句话,帮助他们一生安全。”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表示,目前,从预防犯罪到预防被害已成为新的趋势,公民警校的出现“正逢其时”。

“过去我们都在强调预防犯罪,公民在预防犯罪方面虽然可以做些事情,但更重要的是预防被害。如果我们把安全防范知识教给孩子、老人、妇女等,也许他们就能一生平安。”王大伟说。

活动现场。 张斌 摄

公民警校、少年警校对于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有何积极意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表示,社会是由在一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人们所组成,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分子。分担一份社会的责任、才会让人们更加凝聚,更有担当,“少年警校可以让少年健身强体、形成自律,让少年从小形成法律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徐林表示,公民警校通过社区层面的政社互动、警民互动及居民互动,将平安意识根植到居民心中,让其能识别、防范风险;同时还搭建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提升了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

“未来还需要依托公民警校培育专业化的社区社会组织和大批志愿者,将这一模式拓展到全国范围。”徐林说。(完)

编辑:hcf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