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公益夫妻档 小家传大爱

时间:2022-05-20 15:15:04 来源:新浪网

林丽娟家庭

李晓辉家庭

郑子殷家庭

今年元宵佳节,广州日报发出了一场关于爱情的约定,邀请甜蜜情侣或夫妻到广报中心拍摄浪漫大片。

5月20日,因数字谐音“我爱你”被不少中国网友称为“一年当中最有爱的日子”。在这个浪漫的日子来临之际,当初三对应邀来到广报中心的夫妻,再次来到这里,分享他们各自关于“爱”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每对夫妻之间的故事不尽相同,他们当中有的来自律师行业,是出了名的律坛侠侣;有的来自社会组织,是全职的公益人;还有的是都市白领。从他们的告白中,我们能看到这片土地的人们对“爱”的定义,也能看到广州浓浓的人情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杨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律师夫妻“益路同行”三十年

“我俩都是律师,务实不浪漫。”虽然口头这么一说,但律师的别样“浪漫”也出现在广州律师夫妇郑子殷和张文婕两人的爱情故事中。

在律师业里有个说法,律师们见“当事人”比见伴侣多,情人节“约会”的可能是“当事人”。出差、加班是律师的家常便饭,有时还要24小时待机,随时迎接客户的“问候”。但对他们而言,美好的关系不一定需要太浪漫,但是需要相处舒服、有共同的话题,彼此理解和支持,怀着共同的心愿和想法,这才是夫妻相处之道。而他们的相识相知,正是源于公益和善念。

郑子殷关注儿童权益保护,从青少年普法做起,自己带领律师团队在这些年走进了600多所学校,为16万孩子普法宣讲。张文婕则聚焦老人权益保护,通过线上线下(32.240,0.37,1.16%)等方式为超过20万名老人普及实用的法律知识。因为公益和善念,分别关注一老一少的两个人都认定对方就是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张文婕说,“我看见他的很多场合都是在公益活动中,感觉他越来越温暖,他也成为我做公益的引路人”。

在张文婕的印象中,最让她心动的场景发生在一个公益场合上。那一天,郑子殷当选一家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在几百人参加的宴会上,他突然在舞台上对张文婕公开表白。张文婕还记得,“当天,自己事先一点都不知道,素颜上台不知道有多尴尬,但也为这惊喜激动不已。我觉得无论对他,还是对于我而言,都是迄今为止人生中最浪漫的时刻。”她说,如今,大家进入了相识的第三个十年,益路同行,“三十而立”,“家庭、事业、公益是我们心中的排序,互谅互让、彼此成就是我们的夫妻相处之道。”

一个小家支起了困境儿童的梦

对李晓辉和妻子而言,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生活有多富裕,而是一家人互相支持。现在回过头看,李晓辉都会为25年前遇到妻子而带着几分感动——“如果不是我老婆这一路陪着我,我估计现在没办法做我喜欢的事情。”他说,“在帮助我坚持自己做的事情方面,她给了很多支持,最关键的时候,往往是她站出来。”在李晓辉看来,当自己把所有能量都投入公益慈善当中时,这是他遇到最“浪漫”的事。

1997年,25岁的李晓辉从湖南来到广州已有5年时间,一直在打理装潢方面的小本生意,“就是那时候,遇到了我老婆,互相都觉得遇到了对的人,从认识到结婚,不到半年时间。”李晓辉回忆道,“我们两个人性格互补,而且对物质的欲望很低,觉得合适那就结了。”至今,他还记得,两人不愿铺张,也不觉得生活需要多奢侈,把租的十五平方米房子当婚房,“没拍婚纱照,就连现在的房子里的柜子,也是当年结婚时买的,没换过。”

两个人结伴过日子,李晓辉把“钱都交给老婆管”,“我们就这么一路走过来,日子过得好好的。后来,女儿也在广州出生了。”到了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国内公益慈善事业开始迸发,当过一次志愿者的李晓辉突然觉得,生活不该两点一线,而是有更多的价值追求,从那时起,他开始从火车站志愿者做到了山区志愿者,并一路关注贫苦困难的孩子,“我也带着女儿一起参与,山区到处走,既是想做自己的事,也是想给女儿树立一个榜样。”

2014年,李晓辉决定成为全职公益人,夫妻两人也就此讨论过不少次,该不该放下原来的店铺。但李晓辉至今记得,“老婆最终选择了支持我,没其他理由,就是知道这是我想做的事情。就在我全身心地去开拓公益领域时,她照顾家庭大小事情。当机构资金不足时,过去把钱管得死死的她,毫不迟疑地取出了钱救急。”令李晓辉特别触动的是,正因为背后一个小家的支持,至今,他能服务困境儿童及其家庭近千人次。女儿李芷琪则常常充当志愿者,抽时间参与困境儿童慰问活动,同时也成为不少困境儿童的知心姐姐,“在这个过程中,女儿也在成长,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有自己的想法,这让我和我老婆都感到很自豪。”

在公益活动中让孩子理解爱

林丽娟和丈夫都是典型的都市白领,平凡,但是温暖。在广报中心拍摄情侣相片的当天,两人在摄影师镜头前展示了各种好玩有趣的姿势,或漫步在阳光下,或眺望珠江彼岸,十分“欢脱”。但提到最有爱的时刻,林丽娟坦言,现在整个家庭,很大一部分重心都放在孩子林子潇身上。在她看来,一家人的爱和期待,往往会在孩子的成长上反映出来。林丽娟说,自己和丈夫也一直希望,孩子可以成为平凡而又温暖的志愿者。

爱,不一定是局限在一个小小家庭里,实际上,更体现在和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产生的连接,是一种更美好的感觉。林丽娟回忆道,“丈夫平时忙工作,而我在工作之余,还会抽出时间做志愿者,到了2019年,机缘巧合下参与了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的星友伴跑活动,和心智障碍朋友结对跑步、阅读、出游,从此和这个群体结下了不解之缘,和不少特需孩子‘混到一起’。”如今,林丽娟还记得,刚认识一个心智障碍朋友时,他一直保持着沉默,不喜与人亲密接触,会突然间大声叫喊、拍手、跺脚、捂住耳朵不听人说话……在表达方式、行为反应上的“不同寻常”,让林丽娟很吃惊,也很心痛,“但我一次又一次尝试待在他身边、尝试着与他交流。终于有一天,他开口与我说话了。那种激动、喜悦的心情,真的无法以语言来表达。”

在林丽娟看来,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但有没有可能将这份美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又有没有可能通过孩子,将善意传递给更多人?她和丈夫从更早的时候便形成了一个默契,“从儿子读小学起,我就带着他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后来,他读到初中,就带着他和他的同学们一起结交心智障碍朋友,和特别的朋友们一起成长。”令林丽娟和丈夫最为自豪的是,“我们看到林子潇在心理成长方面获得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更加懂得理解人、尊重人,更全面地认识社会,更多角度认识大自然,有了吃苦和奉献的意识,满身的正能量。”林丽娟说,“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我丈夫,都会觉得这条路是对的。而我也希望,能一直将小家的爱传递给大家,因为善意是可以不断放大的,而孩子们变得更有爱时,这个社会也会变得更友好”。

编辑:侯程方 审编:admin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